【人物採訪】以為只是看展覽,卻點燃心中的火光:國立臺東史前文化博物館一日遊

2023-08-22

▍故事很重輕輕說

位處臺東的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這張宣傳太吸引人了,又聽說策展人將親自上陣解說,濃厚的神秘氛圍,顛覆我對「史前文化博物館」這幾個關鍵字既有的想法。 

這與現在流行的「展覽史」有很大的關係,在呂佩怡複數歷史之必要-邁向全球藝術視角下的「臺灣展覽史」提到有關「展覽史」叢書認為 

展覽史(中略)要求在公共領域檢驗藝術再現的脈絡,每個選擇關於挑選與裝置作品、選擇與使用場地、行銷策略和印刷等皆影響我們理解展覽史中的藝術。 

意味世界上所有展現被看見的都是經過精心安排,或者是再詮釋,幕後的策展人就非常重要,甚至,是未來的探照燈。這檔展覽「我是誰?臺灣藝術史中的身分追尋特展」就讓我十分好奇,市場已經存在彷似原民藝術飾品,在大量充斥的刻板印象下,還如何能更有趣、更貼近展品本質的敘事方法吸引眾人走進博物館。

▍等待都是最好的時光

一早來到大廳,離開館時間還有一會,先至入口右側的紀念品及用餐區等候,對參觀民眾來說, 這是十分窩心的參觀設計動線。

紀念品賣區
紀念品賣區
紀念品賣區
紀念品賣區
紀念品賣區也設有用餐區販賣餐點-阿拜套餐
紀念品賣區也設有用餐區販賣餐點-阿拜套餐
阿拜套餐非常美味
阿拜套餐非常美味

等待開館導覽同時,現場已有來自屏東「佳興部落」的族人,聽說天剛亮白時,他們驅車奔來臺東參加新書發表會,人群中,不難一眼認出策展人,漫畫封面主角與策展人容貌氣質幾分相像,不禁上演我的腦補小劇場,漫畫主角真有其人?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嗎?一場「我是誰?」的追尋體驗。 

在大廳等待表演的佳興村族人
在大廳等待表演的佳興村族人

▍與你每種靈魂再相遇

策展人是博物館研究員盧梅芬,她要在一個空間裡,把故事搬演出來,她說這是融合了美術館藝術展示手法與博物館知識的結合,但終歸故事還是要說得動人,因為,能夠敲擊人類靈魂的仍是藝術家對生命的回應。 

策展人盧梅芬研究員親自導覽(本人真的超有氣質)
策展人盧梅芬研究員親自導覽(本人真的超有氣質)

擊動人心之前,要先把故事說得清楚,這就要讓每塊展板轉折間都能互相牽連出一條脈動;「我是誰?」說出一段臺灣藝術史,過去重視「族群藝術」,原住民藝術也在其中,偏偏過去原住民創作木雕,常是因為接到買家訂單而生,銀貨兩訖,藝術家並不落款,這導致後來市場上出現許多令人驚豔的無名木雕,研究員盧梅芬長達二十年時間,謹慎研究,慢慢還回藝術家的名字,「我是誰?」從這裡開始走出兩條路,一條是木雕作品找到我是誰,另一條是藝術家開始找尋我是誰。 

學員都十分專注聆聽
學員都十分專注聆聽

▍作者不死留下璀璨 

隨著研究員的導覽,特別介紹一尊騎著酷炫單車人物立體木雕,蛇雕紋輪胎,騎車的身軀順著蛇形流線微彎,表情寫實有點龐克,收藏的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喚他「單車哥」,小巧精緻,方便攜帶,不同以往平面雕刻風格的小人偶,卻不知何人創作,新書座談會中,文史工作者邱宵鳳(Idis)老師特別提及這段訪查考究過程,屏東排灣族佳興村耆老印象中,曾經看過木雕師孫權刻過人騎單車的小木雕,經由指認才確定創作者是孫權。 

孫權所作,騎著蛇雕車輪的單車哥
孫權所作,騎著蛇雕車輪的單車哥
史博館展出為3D再製品,本尊現收藏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
史博館展出為3D再製品,本尊現收藏於臺大人類學博物館

而研究員說她最喜歡的是另一個人偶,拳頭大的臉部表情比例栩栩如生,細長全裸的身軀,動作耐人尋味,在普世價值之前,在擁有自己之後,至於是什麼意涵?就留待大家親自入館參觀。 

好奇嗎?快來參觀
好奇嗎?快來參觀
臉部線條雕刻非常細緻
臉部線條雕刻非常細緻

不落俗膩的創作還有來自佳興部落的「狩獵群像」,鹿的頭和尾各被兩個獵人拉扯,兩個獵人身體再被另外兩個人助拉,活潑給力的畫面非常動態有趣,這與一般認知全體圍捕獵物的行為不同,反而像是來幫忙的人純粹看見需要被幫忙的人。 

僅知出自佳興部落木雕,四人平面排列合力制伏一頭鹿
僅知出自佳興部落木雕,四人平面排列合力制伏一頭鹿
表情和肢體動作生動有趣
表情和肢體動作生動有趣

▍歡迎光臨請來認識我 

全場展板內容不到五千字,沒有大事紀和年表。如果只是呈現藝術家從開始到成名,這並不難鋪展,難以敘說的,是素人蛻變成藝術家生命錘鍊的過程,面對外界,無所畏懼的挑戰心路才是抽象且幽微,卻是整個展場最能折射自己在宇宙的位置,是藝術家的,也是來到這裡的人。 

人一旦接觸社會,逐漸明白,學習的名詞、動詞和形容詞都被賦予意義,意義像是某種約定,有時更像是篩網沙沙響亮的隙縫,不經意就劃破身軀,損壞內心,有些名詞被潑灑髒水,被汙名化的人,可貴晶瑩的靈魂常常只能獨自經歷無數個春天到冬天,從別人那走到自己這。 

推薦這本高夫曼《汙名:管理受損身分筆記》
推薦這本高夫曼《汙名:管理受損身分筆記》

展設的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,在台北工地曾經假裝是客家或香港人,掩飾口音,躲避從花蓮來的父母,27歲回鄉邁進部落;還有撒伐楚古斯羔烙,還有尤瑪達陸。當展場背板畫出坎伯神話學「英雄旅程」每條每圈,象徵進入下一階段,策展人說,其實我們都知道,回到部落,太陽與月亮輪流滾動的時間,壓出更多生活苦楚,純潔是在很多回、很久遠,人們說你是英雄以後。 

拉黑子的英雄旅程
拉黑子的英雄旅程
拉黑子的英雄旅程
拉黑子的英雄旅程
拉黑子剛開始創作木雕的手繪草稿
拉黑子剛開始創作木雕的手繪草稿
尤瑪達陸的英雄旅程
尤瑪達陸的英雄旅程
尤瑪達陸的織布工藝
尤瑪達陸的織布工藝

▍尋找自己也是建立一個懂自己的社會

1991年臺灣興起本土化運動,《雄獅美術》雜誌推出「新原始藝術特輯」,開始重視「個體」創作者,雕刻家哈古頭目正是這一期的封面人物;導覽尾聲,策展人帶我們停在最後一塊展板:「尋找自己,也是建立一個能夠懂自己的社會。」,來這裡參觀前,「找到自己」一直是我瞭望的風景,懷裡指針似乎找不到方位的磁場,原來,本就路途漫遙,不如先成為世界需要「複數」的人們,從「人們」變成「我們」,「我們」正走向這條路。 

《雄獅美術》第243封面人物-哈古頭目
《雄獅美術》第243封面人物-哈古頭目
哈古作品--牛販
哈古作品--牛販
高富村--人像椅
高富村--人像椅
沈萬順--獵歸與分享
沈萬順--獵歸與分享
沈秋大--木雕屏風
沈秋大--木雕屏風
導覽尾聲,我們留在「尋找自己,也是建立一個能夠懂自己的社會。」
導覽尾聲,我們留在「尋找自己,也是建立一個能夠懂自己的社會。」
從史前館廊道看窗外
從史前館廊道看窗外

▍來這喝杯會發酵的力量

離開展場,踏入《月亮的名字》新書發表座談,來自工藝精湛的屏東「佳興部落」族人為開場獻唱,文史工作者邱宵鳳(Idis)老師說,許多佳興木雕作品收藏在史前館,如同家就在這裡,更分享族人木雕創作的趣事,比如,日治時期,曾有買家詢問有否古老木頭的創作,族人完成作品後,再煙燻木頭交貨完成,或有些木雕椅背的人臉都看向側面,是因為人臉如果朝正面,鼻子會牴觸坐椅子的人的背部,這就太像按摩椅了,這當然都是令人莞爾的歷史回憶。 

文史工作者邱宵鳳(Idis)老師分享曾至中研院拜訪已故人類學者胡台麗教授
文史工作者邱宵鳳(Idis)老師分享曾至中研院拜訪已故人類學者胡台麗教授

不論是盧梅芬研究員、Idis老師和漫畫家狼七都是說故事高手;特別推薦狼七《月亮的名字》,像極這場展覽故事前傳,女主角博物館員尋找一尊無名的木雕主人,男主角是一位才華洋溢、得獎無數,卻低調神祕的木雕創作者,男女主角歡喜冤家般的相遇再相知,作者狼七巧妙的將木雕歷史及風格融入情節,詼諧逗趣又浪漫的故事節奏,輕化了歷史考據和知識說教的書袋感,讀完後,心還甜甜的回味著,甚至期待男女主角會不會有發展的可能,敲碗續集;雖然,盧梅芬老師說,合作初始,她就拿了厚厚的一本《天還未亮: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》給狼七,現在,在漫畫作品裡看到狼七的用功,邱宵鳳(Idis)老師緊接跟著說,期待來到這裡的每個人都能像研究員及漫畫家,探訪佳興部落的次數像回家一樣。

因為這些用盡力氣發出輕盈說話的聲音,只為了讓人聽到生命各種曲調,跟著哼唱;這些誠摯的邀請,讓我想寫的,就是那天有一群人努力讓你理解,透過藝術站在一起的同理與尊重,而我必須將得到的力量傳遞出去。

盧梅芬研究員簡報研究心得
盧梅芬研究員簡報研究心得
漫畫家狼七說她的創作過程
漫畫家狼七說她的創作過程
其他展廳也會介紹各地原住民歷史,圖為播放毛利人參加足球賽表演傳統Haka戰舞
其他展廳也會介紹各地原住民歷史,圖為播放毛利人參加足球賽表演傳統Haka戰舞
展廳木雕,象徵西元6000多年前,繩紋陶文化主人乘海抵達臺灣
展廳木雕,象徵西元6000多年前,繩紋陶文化主人乘海抵達臺灣
櫥窗展示水下考古的過程,呈現方式非常可愛易懂,一定要帶小朋友來
櫥窗展示水下考古的過程,呈現方式非常可愛易懂,一定要帶小朋友來
喵喵考古學家帶你來考古,完全還原考古現場
喵喵考古學家帶你來考古,完全還原考古現場
在館內擺置海螺織布的裝置藝術所在,有一大片空間可讓民眾休憩,是非常友善的親子空間
在館內擺置海螺織布的裝置藝術所在,有一大片空間可讓民眾休憩,是非常友善的親子空間
這片大草皮在整座博物館正中心,非常適合小朋友跑跑跳跳
這片大草皮在整座博物館正中心,非常適合小朋友跑跑跳跳
館內許多角落特別有趣味或可愛的小圖案,例如牆壁右上角穿越空間的貓咪,來到這裡,一定要找找還有哪些角落動物
館內許多角落特別有趣味或可愛的小圖案,例如牆壁右上角穿越空間的貓咪,來到這裡,一定要找找還有哪些角落動物

 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  https://www.nmp.gov.tw/

 臺灣漫畫基地:《月亮的名字》  https://www.tcb.tw/zh/news/770